中国 · 扬州

嵐园

嵐園從開始修建,到現在已經十餘年,我對園林之愛已深入骨髓。園林是“無聲之詩”,“立體之畫”。自古以来,仁者樂山,知者樂水,寄情山水、雅好自然是文人風尚。可以說園林是文人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最高追求。文玩這東西,在於人的心境和美感情趣。例如,我從不相信一個不通中國古典文化之人能精通文玩收藏。一切文玩,均和美學情趣有關,有美學和內涵才會有一切。

荷香書屋

詩文題刻書卷氣,與園內建築、山水、花木自然揉和,徉其中,陶冶享受。移步轉身,紅楓必須壓廊沿,太湖石上爬銀梢。踏上學士廊,廊子曲折鏤空,隔而不隔,界而未界,盡頭是以母親名字命名的守和亭,站在此處遙看正廳--用乾隆爺禦筆所題荷香書屋,畫面完美。守和亭門口一對仿太和殿的銅鶴,旁邊一汪活水與荷花池相連,兩隻黑天鵝曲頸而歌。

提字

进入岚园,上面有一块小题匾,前面是倪匡老爷子為我题的字,后面便是老爷子金庸八十五岁的题跋。背面侧香江第一才子陶杰的照壁后题跋。

学士廊

庭院深深深幾許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便是正廳荷香書屋了。書屋佳聯以鄭板橋的「好書悟後三更月,良友來時四季春踏入主廳,左側揚州大牡丹漆屏,正座酸枝明椅,抬頭古式紅燈9盞,低頭明清花紋地毯,四周簾子蘇繡花鳥眉案。 廳前兩缸三百年鱷龜伏底,我們們走進左花園,亭台軒榭佈局,假山池沼配合,看千年紫藤爬滿太湖石,兩顆百年巨檏下,人顯得非常渺小。荷花池波光微微,金魚游弋,夏秋季節荷花開放,「魚戲蓮葉間」成入畫一景。近遠各景輝映,層次必須分明。

梅軒

入門後門的左側是一面牆,配了一個半亭,梅軒。為什麼這小小空間裡做這個半亭呢?當人們正常觀察景物的時候,15公尺是最佳的觀賞距離,使用海棠花一樣的門型,觀賞的時候,所映射過來的景色是隨著人的步伐變化的,步移景換的感覺。每走一步角度都會發生變化,映射過來的景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,給人入畫的感覺。運用的梅花半亭門,兩側取了一副唐伯虎的對句:「弄花香滿衣,菊水月在手」。

愛晚亭

進軒的左手邊,有茉莉花,百年的紫藤花等,他們組成天然的綠色屏障,即使下雨也淋不到。沿著幽靜的小徑繼續向前,既然是梅軒,那這裡肯定是一片梅花林。我選了六支百年臘梅,兩支百年紅梅,上面我們映襯的是廣玉蘭和枇杷,下面是冬青和大葉紫桐。進入小徑的盡頭,你會看到一座雙亭。什麼是雙亭呢?中國古典建築當中有單亭和雙亭,就是兩個亭子合而為一體的亭子。在江南園林的建築當中,又分為揚派和蘇派,我的園子有蘇派,也有揚派。揚派是以秀稱奇,蘇派是以富稱貴。這個雙亭我用的是揚派,兩側選了一副對聯:竹宜著雨松宜雪,花可參禪酒可仙。亭子上面我選用王羲之的三個字,愛晚亭。裡面我擺了一套紫檀的座椅,和朋友在這個雙亭當中飲茶,下棋,撫琴,看書,何等的雅緻和趣味。

滴翠台

穿過荷花池,左側就是滴翠台。滴翠台取啟功字,上聯「詩賦於光風霽月”,下聯“情操在流水知音”,古戲台設有一琴風箏,憑吊而上,意境悠遠。

ホテルクラブ

検索